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地学校都在积极打造高效课堂。
校长承担着管理的职责,当然要抓好管理,但是仅仅一味为了管理而管理,落入管理的窠臼,则很难达成管理应有的效果。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相对漫长的过程,史学界将1861年筹办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其间经过创办船政和实业学堂、建设大学堂、废科举兴学堂、建立学部和学制,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备。
深度学习并不能自然发生,它需要一些基本的促发条件,作为教师更应该正确掌握深度学习的特点及作用,才能帮助孩子应用并迁移知识,学会终生学习。
磨即研磨,磨课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解读教材、设计教案、反复试讲、共同探讨,最终生成好课的过程。
在很多学校常规的教研活动中,大多研究的是经过反复打磨的课,而非常态的真实课堂,在特级教师张祖庆看来,这种是“萝卜+萝卜=萝卜”的模式,对学科整体教学水平而言,提升甚微。
叶圣陶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而习惯培养的主阵地在家庭,无论孩子聪明与否,家长都应该培养孩子凡事不要投机取巧,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意识和习惯。
课程改革的五个大概念为: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
到底什么样的课才算得上优质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当前新课标的条件下,课堂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加以判断。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是为人一生奠基、启蒙的阶段,那什么样的校长才是人们说的“好校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