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学行为、影响教学实效的直接因素。教学结构要改进,教学模式要创新,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以“四有·五品”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
要将好的方式方法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我们的课堂实践,并在课堂教学中去总结和反思。
每个优秀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在背后默默地付出;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做对了的第一件事就是“陪伴”。
教育原本是启迪人的智慧的一种活动,青少年儿童通过学习文化、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变得聪明。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于光远就说:“教育学就是聪明学”。
“办学校”是当下大多数校长的状态,但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校长将从“办学校”走向“做教育”。
正确陪伴孩子、理性分析结果、肯定情绪价值……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应用到未来的磨合中,是父母、老师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如果你恰巧也是一名年轻教师,不要着急于你的同龄人都已经获了什么奖,得到了什么荣誉,你更需要做的是向内努力,踏踏实实地研究学生,认认真真地研读教学著作,把课堂当作你的阵地,当你日复一日地潜心研究,终有一天你的成就会令人瞩目。
校长的第一使命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又如何搭建平台、多元鞭策,培养出更多的课堂中走出的教育家?且看本文李希贵校长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作为学校灵魂人物的校长,如果在领导力方面具备了使命感与自驱力、坦诚与信任、愿景沟通、同理心与理性等核心要素,无论管理什么样的学校,都会带领师生奔向更加理想的教育境地。
积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靠别人的努力才能发光的,只能算一个灯泡。我们应该成为发动机,去影响别人,在别人停下来的地方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