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很快就要开始。对于老师、家长和学生来说,这个阶段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复习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不要着急,下面给您附上最全方案。
鲁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中热烈赞颂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和正直高尚的品格。在于洁老师看来,这位老师能带给我们的启发还远不止这些,他安静温和、不惊不扰的课堂同样令人记忆深刻。
情绪管理能力、和谐关系构建能力、领导能力,这些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用心逐渐培养的。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拥有多种能力的新时代好老师。
只有认真地观察孩子,倾听孩子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想办法,也更容易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
似乎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疑惑:上课听懂了,下课会做了,偏偏试的时候出错了!还有些题考场上不会做,出了考场就明白了!如何走出这样的怪圈?
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什么才是优秀教师的“基因”?我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得出3点感悟:做真学问,用真心育人,教给学生真本事。
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水平的集中反映,一堂“放得开,收得拢”的好课背后折射的是教师的教育哲学。刘树国老师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有笑声、掌声、质疑声、辩论声,各位老师一起来看看吧~
有人说,人生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阅己,越己,悦己。我由此想到做老师也应该是这样一种成长过程:“阅己”就是认清自己的长处与短板,从而找到自己成长的目标和方向;“越己”就是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打破固有的认知和观念,成为一个有底气、有能力的专业型教师;“悦己”就是接纳自身的不完美,不计较,不抱怨,保持愉悦的身心,笃定于自己的教育理想,在教师这份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好学校的标准,这并非唯一和绝对的。但是,仍然有一些共性的标准,我们相信,每位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的教育工作者,都希望把自己的学校办成一所人们心目中的好学校。有人总结了以下5条好学校的标准,和大家共同探讨。
“在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身为教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队伍如何建设?叶澜教授提出8点,值得老师们和教育管理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