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为曾经在全国两会上多次呼吁制定《家庭教育法》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
说课时既要真实体现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路、教学的过程、方法的选择,又要注意说课时的语气、称呼、表情要得体。而要把课“说”活。就要求说课教师认真钻研说“材”说“案”,灵活选用“说”法,准确实施“说”程。
我们或许可以从上面的故事中悟出点什么?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不要盲目去跟风追逐,更不能等着别人的发现与赏识,而要好好审视自身,找准定位,把自己的优势特长与教育教学联结起来,用10年,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好好修炼,必定能够走出一条属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但很多老师因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开启了“依法带娃”的时代。1月3日,“中国父母进入依法带娃时代”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完成了普及教育的目标,整体上进入了“后普及”教育阶段,无论是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都已经实现了普及,尤其是高等教育,我们在去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4.4%,这意味着在中国18-21岁的青年中54.4
2021年即将结束,这一年里,教育领域有不少大事发生,比如影响千家万户、力度空前的“双减”政策落地、聚焦家庭教育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发布等等。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一项项政策、法规的出台,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
“双减”是新时代国家的教育重大改革的前哨战,而“双减”背后是我们国家在瞄准一个新的100年、瞄准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教育布局。几十年前,这个布局被称作三个面向,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当今背景下,面向世界、面
就教育来说,小到一所学校、一名教师,确实要思考思想如何提升,思维如何转换,如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时代的需要。于漪老师曾分享对当下教师教学技巧的见解,其观点和分析引人深思,每个老师都要仔细读一读。
眼下老师们陆续进入了期末状态。对老师们来讲,期末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忙;若用一句话来表示,那就是——忙得已经要飞起来.是啊,一到期末,老师们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解决:总结一学期的工作、帮助孩子做好课程复习、给每位学生写评语、召开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