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如何成长为一名专注力强的教师?这4点建议值得借鉴!

如何成长为一名专注力强的教师?这4点建议值得借鉴!

编辑 更新时间:2022-08-18 09:25

如何成长为一个专注力强的教师呢?我认为主要需要四点:第一,专注地拜师;第二,专注地阅读;第三,专注地做课程;第四,专注地写作。

 

专注地拜师

 

每个人都希望在成长路上遇见高人。世上哪有那么多高人呢?对于年轻教师来说,首先需要拜好身边的师父。

 

年轻教师应该怎样拜师?我认为要“拜好一师,转益多师”。

 

拜师也需要专注力。如果你今天学这个师父,明天学那个师父,你貌似学了很多,实际上可能什么都没有学会。据说,霍元甲练了十多年,才练出了迷踪拳。而在他的徒弟中,只有陈真把他的本领学到家了,除了陈真领悟力强之外,关键的一点,就是陈真舍得花功夫,他坚持学习了六年,才学到师父的真本领。先锁定一个师父,学好这个师父所有的看家本领,然后再关注其他师父的长处,这就叫“拜好一师,转益多师”。

 

下面我来分享江西鹰潭一位草根名师——潘非凡老师的成长故事。论年龄,潘非凡老师比语文名师管建刚的年龄大,虽然他已经做外公了,但他到处说自己是“小管建刚”。

 

2007年,潘非凡老师遇到管建刚老师,听了管老师的课和报告后,觉得管老师的“路子”非常好。于是,潘非凡老师开始追随管老师,听他的课,买他的书,看他的文章,听他的报告……管老师上的课,他都认真听过,一节一节地学习;管老师写的文章,他都有收录,一篇一篇地研究。熟悉潘老师的人,都戏称他是“中国最爱学习的外公”。

 

潘非凡老师并不是一味模仿,而是创造性地学习。后来潘老师出版了《一起写作》的作文教学专著。在这本书里,潘老师有他自己的创新。

 

潘老师的事例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们向师父学习,就要想办法把师父的本领学透,学到家。我曾经在不同时段,非常认真地听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老师的课。我把他们的课堂实录全部找出来,甚至拿起笔直接抄写他们的课堂实录。

 

于永正和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教学非常厉害,而且各有所长。于老师在赏识学生方面特别有办法,贾老师有瞬间捕捉学生语病的敏锐听力。我用心向两位前辈学习,把他们所有的作文教学课都学习了。有时学一遍不够,还要反反复复地学,才能从中领悟到作文教学的“技”与“道”。慢慢地,我的作文教学能力有了提高。

 

我还专门研究过支玉恒老师“理答”的技巧,如归谬法、反诘法、踢皮球法……研究一段时间后,我在课堂中就会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技巧,慢慢地,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跟名师学习久了,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课堂仿佛有名师的影子,那是因为他们的智慧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默会知识”体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暂无任何评论,赶紧抢个沙发吧~

推荐资讯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