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育融合’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高质量”,这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第二个是“五育融合”,这是我们团队这些年一直在研究的。在我看来,无论是高质量发展,还是五育融合,都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趋势、前沿。

01
为什么是“五育融合”
我认为“五育融合”的提出是为了满足三个方面的需要,是被需要而生的。
第一是国家需要,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参加了很多学校的“十四五”规划的研制、研讨和论证,收获很大。每所学校所规划的视野格局、切入点、角度和策略都不一样,非常丰富。
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校在规划中明确写道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说明这份纲领性的文件是很重要的,在中国教育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引领作用,但是2020年这份文件就到期了。
那么,现在学校做的规划,要依据什么文件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文件中提出:“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近两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其实是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不同领域、不同专题上的具体化。
第二是满足育人需要,要育好人,育出理想的人,一定要通过“五育融合”的方式。
第三是满足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需要,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