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预防校园欺凌,班主任如何发挥第一线的作用?

预防校园欺凌,班主任如何发挥第一线的作用?

编辑 更新时间:2022-04-14 11:52

连续担任27年班主任工作,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现在所带的班级,没有欺凌行为!不是侥幸,而是我做好了预案,步步为营,层层铺垫。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概括为:摸清三个问题,做好五件事情。

 

01摸清三个问题

 

   问题一:学生产生欺凌行为的原因有哪些? 

 

基于观察,我总结了8个原因。

 

1.性格不良所致。一般来说,性格中有强控制欲、急躁、以自我为中心等元素的孩子,更容易欺凌他人。

 

2.价值观错误所致。有些孩子已形成“唯我独尊,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视生命为草芥”的价值观,只要惹他不开心了,就要动手打人。

 

3.情绪冲动所致。这类孩子主观上没有欺凌他人的意图,但不能控制情绪,容易在第三方力量的引爆下产生欺凌行为。

 

4.盲目模仿所致。有些孩子受不良媒介影响,认为欺负他人很酷,盲目模仿作出伤害他人举动。

 

5.品德不良所致。少数孩子因受不良教育影响,形成了自私、冷酷、贪婪、好吃懒做等不良品行,从而产生欺凌他人的行为,比如敲诈、恐吓。

 

6.心理不健康所致。有些孩子因存在一些心理疾病,也会有意无意地欺凌他人甚至自残。这种情况非常隐蔽,需要老师用心觉察。

 

7.不善于处理两性情感所致。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并渴望爱情,但因心智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很容易因为表白失败或争风吃醋而欺凌他人。

 

8.学校或者班级管理不到位所致。学校或班级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或容易产生欺凌行为的隐秘空间无人管理,老师缺乏教育敏感等,都会引发临时性欺凌行为。

 

   问题二:哪几类孩子常常被欺凌? 

1.外在形象不佳,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很害羞,怕惹事的孩子。

2.在同学中不受重视,朋友少,在学校很孤单,被边缘化的孩子。

3.不善表达,缺乏与朋辈相处的交往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的孩子。

4.有身体障碍或智力障碍的孩子。

5.凡事沉默,吃了亏也不敢争取,表达能力不佳的孩子。

6.性格或行为与班上其他同学格格不入的孩子。

7.自身人品存在问题,如撒谎、贪嘴、八卦的孩子。

 

   问题三:欺凌行为有哪些? 

 

可以总结为11个方面: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暂无任何评论,赶紧抢个沙发吧~

推荐资讯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