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教育思考 | 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阶段特征、路径、方法,这篇文章讲全了

教育思考 | 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阶段特征、路径、方法,这篇文章讲全了

编辑 更新时间:2022-04-11 10:35

     当今教师大致有三种类型: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型教师。

 

     职初教师-指自己都做不好自己事情的教师;

 

     骨干教师-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帮忙,也帮不了别人的老师;

 

     卓越型教师-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还能帮助别人,指导别人,让自己进步的老师。

 

     教师成长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一位普通教师从开始对校长专业引领意图非常抵制,然后撤除抵制,并接受引领一步步走向卓越。

 

     在我担任校长之后,开始意识到:教师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每一位教师主动地自发展、自成长,需要群体的氛围。教师团队是呈金字塔式结构,以团队合作形式发展后,才能推出金字塔上的卓越型老师。为此,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过程;

 

     一位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

 

     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专业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

 

     某一些方式和途径,对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是有效的,但对二次专业成长则效果不大,或者无效。

 

     教师成长有三个阶段:第一次成长期、高原期、第二次成长期

 

01  教师发展三个阶段期的主要特征

 

(一)教师进入第一次成长期的标志

 

     1. 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

 

     2. 对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

 

     3. 对学生的关注。这个阶段的老师开始形成所谓的学生观。

 

     4. 有与同伴合作的强烈愿望。其标志是校长和同伴的认可。

 

     5. 开始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甚至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成最大的成功指标。

 

(二)教师进入发展高原期的标志

 

     1. 很难感觉到像前一个时期那样快速成长,相反,发现自己在不断重复。

 

     2. 能保持中等状态的教学效果,但即使更努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不过一般情况下也坏不到哪里去。好比两块萝卜放在一起煮,萝卜还是萝卜,味道没有改变,这时候需要放进一块骨头,教师成长的味道就不同了。

 

     3. 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偶尔有一些新的尝试,也看不见什么效果。

 

     4. 从同伴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伴懂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懂。

 

     5. 工作热情明显下降,但能维持着基本的工作状态;部分教师感到工作疲惫。

 

     6. 开始关心教学理论,但没有哪一种理论完全说服自己,觉得这些理论都与自己切身的感受不一致。

 

     高原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首先,高原期对教师具有自蔽性,身处高原期的老师不能清晰觉察到自己的处境。其次,大约有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教师,终身没有走出这个阶段。最后,伴随着教师专业发展高原期的到来,教师生活开始发生诸如离婚、生病、生活困难等等不如意的变化,走出高原期,格外艰难。

 

(三)教师进入第二次成长期的标志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积淀,部分教师成功地进入到了第二次成长期。

 

     1. 原先不太关注或不感兴趣的事物,突然或者慢慢开始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和工作内容。

 

     2. 生活圈和工作圈开始突破原来的格局,向外扩展。

 

     3. 关于教育教学和人生事业方面的理解开始与同伴区别开来,甚至有明显的不同。

 

     4. 不仅对教学问题感兴趣,而且对教材、课程资源、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一定区域内的教学管理问题开始感兴趣。

 

     5. 开始对某一种理论有热情,甚至成为某种理论的追随者。

 

     6. 非常注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资料的收集,并且非常珍惜自己的这些资料。不注意收集自己的资料,说明教师没有倾注自己的心血。有一位年轻的教师非常刻苦好学。学校派他到日本去学习,日方安排了一位日本老教师来教他。不幸这位老教师去世了,政府把老教师一生收集的所有教学资料存放在博物馆里珍藏,还划出一间七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存放。这位年轻教师与工作人员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暂无任何评论,赶紧抢个沙发吧~

推荐资讯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