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份以来,各地落地双减的动作都非常快,但在落实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困难,也听到了不同的声,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
第一, 双减政策是应急措施还是基本政策?
对于这个问题,存在重要的态度分歧,部分行政领导、校长老师、家长群体,他们认为近几年因为各种原因,学生的压力过大,于是出台双减来应对。
有另外一种声音的人,回到党中央国务院政策的初衷,认为从现在到未来某个时期,双减会是国家基础教育的一项基本政策。
1958年,教育部曾下达过第一份关于减负的文件,有人统计,从80年代到现在,教育部及国家层面下达的关于解决学生压力的问题达到50个左右,可见“减负”不是新话题,而是老话题。也因此有人理解,过几年谈一次减负,这一次会不会是对过去若干政策的重复?有不少人持这种态度。
但我认为,我们要持积极的态度,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双减会是基础教育的基本政策。
实际上,教育部最近几年围绕减负话题已经有了系列性的文件,不排除以后还有相关的政策分配。双减政策文件明确讲到,一年启动,三年要初步见到成效。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持有的一个基本态度是,把双减政策作为很长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基本政策。
第二, 对于双减政策,是临时应对还是从长计议?
按我的�